天启城,作为胤朝首都,东陆第一大城市,具有严谨的规划和近乎完善的天人相应构造。
自贲朝定都天启,至于胤朝,两度修缮。
自雷眼山被河洛占据后,胤昭帝征调民工,将南城墙北移三里,使原穿城而过的古运河南段被圈出城外,并将寰化、密罗两门北移,形成如今的天启城定型,东西长十八里,南北长十五里,呈长方形。
在晁的八百年中,天启的前身还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城市,被称为“莲城”,这个名字的由来应是泺水上游的莲花池与莲丘。
晁初,郦扬的《水道经疏》中写道:“泺水出于莲丘,而北流注于菸。源有池焉,名曰莲华,平地流泉,微涓浅薄。”
天启形制是如此的完美,以至于当白胤建立胤朝后,毫不犹豫地继承了前朝的首都,连城名都没有改,就定都天启,住进了太清宫。
天启城的城墙使用澄浆对缝的砖石结构。这是一个划时代的技术,在那之前的城池大多采用版筑土夯的方式,在地上挖掘沟道,插入筑版,然后将经过精心配比的泥浆灌注进去。即使被称为天下第二雄关的殇阳关,采用的也是版筑土夯的筑墙方式。砖石结构的技术则多用于普通民居,在洛族的地下建筑中也有常见。
太阳门是天启的正门,面对南方殇阳关,它是十二座城门中最高大和雄伟的一座,有高达十丈的箭楼以及半圆形的瓮城,这是天启唯一有瓮城的城门。
门有匾额,现存的太阳门三个大字是蔷薇皇帝白胤手书,字体刚劲雄浑,笔力入木三分。白胤并非以书法闻名,这三个字是少有的存世墨宝。虽然有文人说此三字透杀伐之气,但终胤一朝,无有进太阳门不惊叹此三字者。
贲太阳门箭楼有两重歇山,胤太阳门向北推进后,改为三重顶,气势更见雄伟。
太阳门西五里,为明月门。明月门线条更加柔和,贲胤两朝形制相同。贲朝在明月门上有月纪台,上有观月仪,专以观测月相,结构精巧。胤朝移明月门后,此台无法重建,后有长门修士王某,名不可考,献月纪台修葺图,乃重修。
展开全文
关注“九州志”官方微博
你会发现,其实,这么多年来——
铁甲依然在!
都在那里早已备好
@九伏 老师~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